欢迎来到一览职业成长社区!收藏本站 农业英才网一览首页|登录|注册|受邀加入

农业职业成长社区

打造全方位的农业交流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专题 > 为什么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大米消费量下降了?

为什么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大米消费量下降了?

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人均大米消费量和今天的中国差不多,人均一年90多公斤,而现在,日本大米人均消费量只有不到50公斤。以稻米为主食的韩国,人均大米消费量也在50公斤左右。经济发展导致人均大米消费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按这种逻辑,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少种水稻?

我要回复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王红军

2014-06-30 21:01:32 王红军

确实,还是一个事物结构问题。

赞(0) 回复(0)

李冰冰

2014-06-30 20:59:53 李冰冰

以前——只有粮食吃,当然消耗多。原来粮食不够吃,只能“以粮为纲”多种粮食——所以只能吃粮顶饱(甚至连大米也是奢侈品)

赞(0) 回复(0)

陈飞花

2014-06-30 20:58:37 陈飞花

我想只要搞清楚“粮食”和“大米”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大米粮食的一种,粮食包含我们吃的所有食物。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粮食消耗结构发生了变化——吃肉多了,喝酒多了,因此饲料粮、酿酒用粮增加了,3斤粮食1斤肉,6斤粮食1斤酒,所以人均粮食消耗量增加了,人均大米消耗量减少了。

赞(0) 回复(0)

李昊翰

2014-06-30 20:56:36 李昊翰

首先从我各人经验来答吧,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特别能吃饭,而放寒暑假的时候回家对于米饭明显消耗量没在学校那么大,后来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还跟同学讨论过,觉得应该是学校的菜油水少导致的饥饿感会增强,间接导致提高米饭的消费,几十年前生活水平那么差,买肉和油都需要肉票和油票,可想而知饭菜里油水肯定少的可怜,至于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替代的食物也多了许多 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赞(0) 回复(0)

向海军

2014-06-30 20:53:57 向海军

想想吧,生产力提高了,日子好了,有钱了,走进去超市一看,填饱肚子的原来不止大米一样儿,包子油条馒头饺子面条面包汉堡通心粉华夫饼。选择多,大家口味不同的各取所需,扒米饭的会减少,不怪。

商品有个分类叫做inferior goods,“劣质品”,人们收人增高时,会减少对它的消费,转而购买价格更高而效用更高的其他替代品。老鼠爱大米,土豪略嫌弃。。。

赞(0) 回复(0)

王欢欢

2014-06-30 20:49:48 王欢欢

这事简单,几十年前,我还在乡间劳动时,一天可吃三斤大米。说起来,这有点像吹牛,现在可能没人会相信。当时我有一只碗,一碗米正好一斤,一要吃三碗米的饭。没油水,有时连菜也没有,就用辣椒水拌饭。正好有米时,放开来就可吃这么多。大多数情况下,是各种粗菜和米或玉米碎渣放在一起煮来吃,每餐吃几大碗。所以那个时候,有个说法叫,粮食不够瓜菜代。

赞(0) 回复(0)

吴殿君

2014-06-30 16:23:23 吴殿君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生物化学/生理学问题。
经济条件改善后我们饮食当中脂肪和肉类所占的比重增加。肉,油当中的脂肪相对于米饭这类碳水化合物来说能够更高效的提供热量。换一种说法就是一口肉当一碗饭。另一方面,产生饱腹感最强的东西依次是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两点才是这个问题的要害!

赞(0) 回复(0)

夫子07

2014-06-30 16:10:19 夫子07

应该不会减产吧?毕竟还是主食呢!

赞(0) 回复(0)

张斌

2014-06-30 16:09:44 张斌

大鱼大肉的出现咯!

赞(0) 回复(0)

刘缘

2014-06-30 16:07:04 刘缘

悲催哦。

赞(0) 回复(0)

相关专题

更多专题>>

最新招聘

更多>>

相关职位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5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